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46篇
  免费   677篇
  国内免费   753篇
测绘学   447篇
大气科学   427篇
地球物理   404篇
地质学   2458篇
海洋学   839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695篇
自然地理   359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257篇
  2021年   260篇
  2020年   239篇
  2019年   236篇
  2018年   197篇
  2017年   232篇
  2016年   248篇
  2015年   255篇
  2014年   339篇
  2013年   435篇
  2012年   425篇
  2011年   372篇
  2010年   326篇
  2009年   365篇
  2008年   357篇
  2007年   399篇
  2006年   432篇
  2005年   385篇
  2004年   381篇
  2003年   331篇
  2002年   342篇
  2001年   355篇
  2000年   371篇
  1999年   306篇
  1998年   224篇
  1997年   189篇
  1996年   127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21.
Floating and grounded peat plateaus were studied in fens in the Yukon Territory (Canada). The peat deposit may be over 4 m thick and consists of a lower bed of aquatic peat overlain by humic fen peat, mesic fen peat and woody peat. Permafrost in the grounded peat plateaus is older than the 1200 year old White River Ash, whereas permafrost in the floating peat plateau is younger.Peat accumulation rates since 1200 years B.P. were greater in the fens (85–100 cm) than on the surface of the peat plateaus (25–55 cm). Where the peat plateau is free-floating, it will persist until the climate changes, causing the icy core to thaw. Where the peat plateau is frozen to the mineral substrate, it slowly drowns since the fen peat accumulates faster than the woody peat. This drowning results in degradation of the landform independently of the climate. Only degradation of floating peat plateaus can be used to identify climatic changes.This publication is the first paper in a series of papers presented at the session on Past Climatic Chang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eatlands at the ASLO and SWS Meetings in Edmonton, Canada, May 30–June 3, 1993. Dr. P. Kuhry and Dr S. C. Zoltai are serving as Guest Editors.  相似文献   
122.
李焰  梁美丽 《北京测绘》2021,35(2):222-229
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城市空间的良性扩张。为了研究边界划定的方法,以我国某港口城市作为研究区域,在空间增长模拟的方向进行探索。研究中借助土地适宜性评价和元胞自动机边界工具,构建既符合生态资源环境要求又符合城市发展需要的边界划定,同时,为了实现城市用地健康和动态管控举措,提出了建立健全土地用地管理机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3.
有关循环经济下农业政策法制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如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潮流和趋势。在中国,要想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在各个产业逐步建立起与之相支持的文化、法律、政策、经济和生态体制。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建设,无论对循环经济的发展和循环型社会的形成还是对农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从中国现阶段农业政策法制状况出发,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探讨在农业方面实现循环经济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以及如何完善中国农业制度来适应这一新兴理念。  相似文献   
124.
城乡一体化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成都市从2003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城乡一体化试点,准确把握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是顺利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一环。根据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特点,采用回归方法预测了城市化发展水平,并借鉴国际城市和国内沿海城市的发展经验,提出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应采取的总体思路和发展模式,结合成都市城市化水平预测结果,提出其分阶段、分步骤实施的时间阶段。  相似文献   
125.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世界和中国膜分离技术的发展,并对膜分离技术的基本特性、技术特点、膜材料、分类及膜分离装置进行了简单介绍;并介绍了膜分离法在化工及石油工业、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医疗设备、生物技术和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并分析了膜分离技术将会在膜材料、新的膜过程和集成膜过程3个方面的发展趋势。同时指出如果能解决膜产品的价格、膜污染和膜分离性能的提高这3个膜的制约因素,膜分离技术将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6.
从系统物质循环角度分析了人类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不可持续发展的原因是由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线性生产和消费模式耗用了大量资源,产生太多的废弃物,破坏了复合系统正常的物质代谢。提出系统调节,实现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包括控制人口增长,适度消费;调整复合系统生产链的数量结构和比例关系;建立协调的结构网络关系,构建循环型社会。  相似文献   
127.
苏南典型区土壤基本性质的时空变化——以昆山市为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昆山市为例对苏南典型区土壤基本性质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该区土壤酸化严重,土壤上层pH值的平均值由7.20下降到6.42,土壤上层pH值小于6.0的样点多达36.51%;土壤有机质含量呈下降趋势,土壤上层有机质含量平均值由31.4 g/kg下降到28.3 g/kg,小于20 g/kg的土壤样品由0.56%上升到11.11%;速效磷含量总体上呈现明显的升高趋势,平均值由6.4mg/kg上升到89.1 mg/kg;阳离子交换量(CEC)由19.3 cmol/kg下降为17.8 cmol/kg。(2)不同功能区、不同地貌区及不同剖面层次的土壤基本性质存在较为明显的空间变化。  相似文献   
128.
旅游开发对西安传统民俗文化的影响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开发对目的地传统民俗文化的影响是“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以西安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旅游开发对当地饮食、节庆和娱乐民俗文化产生的影响效应。文章指出旅游目的地提供给游客的往往是当地民俗文化中易于被商品化的一类;传统的民俗文化一旦被推向旅游市场,它必然要遵循市场运作的原则,为适应旅游市场的需要而发生形式和内容上的改变;对此,当地居民与游客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感知差异,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当地居民对“原汁原味”的传统民俗文化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129.
三工河流域新老绿洲发育度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洲是干旱区最重要的景观单元之一。人工绿洲是在干旱条件下经长期人类活动改造而形成的特殊景观。随着人类对绿洲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不断加强,绿洲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阶段。从天然绿洲到人工绿洲,是人类适应和改造干旱区自然环境的历程。在这一人地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绿洲显示出明显的发育演化特征。从多学科综合的角度,提出绿洲发育度的概念,并从灌溉体系的建设状况、水资源的利用水平、植被与生态建设、农业发展程度、社会经济水平和绿洲景观结构等7个方面提出了绿洲发育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天山北坡2个人工绿洲为例,从空间上定量比较2个绿洲的发育程度,其中阜康市绿洲发育度高于222团绿洲(阜北农场)。  相似文献   
130.
Developing ecotourism in First World, resource-dependent area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eborah Che 《Geoforum》2006,37(2):212-226
Ecotourism, an economic diversification tool most commonly applied in the Third World as a means to protect ecosystems, preserve local cultures, and spur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recently been applied in First World resource-dependent areas. While ecotourism has traditionally focused on Third World ‘undisturbed’ protected lands, it has also been developed in their First World equivalents (i.e., old-growth forests) as well as in First World sites of past resource extraction and in places where current agricultural practices maintain cherished cultural landscapes. Forest County, Pennsylvania, a timber-dependent area, sought to diversify its economy by developing ecotourism based on its unique Allegheny hardwood forests, which are produced by timber harvesting. This ecotourism would encourage amenity-based, locally-driv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maintain timber harvesting. While government and foundation supported ecotourism development efforts in areas dependent on resource extraction have incorporated some of ecotourism’s ideals, these operations have had mixed success. Such isolated areas, which have traditionally drawn visitors independently engaging in traditional outdoor recreation activities, have not been able to draw enough customers willing to pay for natural and cultural history tours. If ecotourism is to be successful, such areas may need further government support and destination branding to increase name recognition in order to counter the global orientation of the nature tour industry. For true community development, local collaborative efforts including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interests are also required in which primary production is connected to processing and consumers through value-added and service sector activities such as touri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